测试小明的测试之路(八)——进入鸡汤免疫状态

有一句话叫“听过很多道理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”这话一点都不假,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如此,对小明来说也是如此。

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,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、越来越方便,同时信息内容也越来越鱼龙混杂,难以提取有用的知识。小明上大学那会儿互联网已经很流行,个人电脑已经很普遍,人们通过网页,QQ等方式可以轻易的获取到很多有用/无用的知识,这其中就包括很大一部分励志系列、心灵鸡汤系列的信息。等到小明毕业开始工作后,这些鸡汤系列信息更是漫延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了,只要是识字的,无论什么年龄阶段的人几乎都不能幸免。

测试小明的测试之路

可能大部分人都一样,起初读到某一篇很励志很受用的鸡汤文章时,内心是很激动的,一下就变得自信心/动力爆棚,跟打鸡血了一样,不少人甚至会马上行动起来。但是这种看起来很受用的鸡汤文章对人的作用是难以持久的,至少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如此。比如看到一篇某某大牛奋斗史的文章,说人家上学时如何用功,工作了如何努力云云,于是就有人效仿,也努力学习/工作,但是过不了几天,热情就退下来了,之前是怎样现在还是怎样,别人再怎么奋斗也不关自己什么事。

小明曾经也是一个热血青年,对鸡汤系列故事很受用,《人性的弱点》《人性的优点》《xxx传》《xxx励志语录》看了不少,当然也有过一些不疼不痒的小动作,但是到头来,至少在眼下看来,并没有什么卵用。小明也思考过一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。

首先是现在的信息太多太杂,鸡汤文章更是如此。看得多了,就麻木了,甚至变得油盐不进。某某名人提倡这样做可以成功,而另外的某某成功人士又推荐那样做,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纠结和困惑的,甚至有时候是非常矛盾的,比如有些人提倡应该好好读书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生活得更好,可是偏偏又有些人大字不识几个却生活得比谁都好。可能实际上是没有一套通用的所谓的成功的法则的,这其中的变数太多了,岂是几句名言、几篇文章、几堂课能决定的。

其次是大部分的鸡汤文章是不实用的,也就是一些看起来谁都明白的道理,说得头头是道,但是可操作性很弱,结果就是人人都满腹大道理,但是现实中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。比如有些文章说人要有气量,对人要懂得包容,读的时候很是赞同,可是一合上书你就不是你了。

最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,我们都只是普通人,我们的毅力、耐心、事业心都很一般,很多时候,我们并没有一定要怎样做的充足理由。大家都趋于过一种安逸平静的生活,很多事情差不多就行了,即便每个人都梦想着要做一番多大的事业,要赚多少钱,但是放在现实中,那些听起来了不起的所谓梦想是那样的抽象和渺茫。去看看那些取得了很大成就的成功人士,他们是不是就曾经读过很多鸡汤文章呢。

当然,也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排斥鸡汤,而是要注意吸收一些实在的,要结合自身的情况,争取不断塑造更完美的自己,而那些所谓的成功之道,那只是别人的成功之道,不要做一些无谓的追逐。

无论什么时候,我们都应该积极进取,但成功是什么?只有自己知道,而不是从别人身上寻找答案。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,也许只有静下来,才是最重要的。

上一章:测试小明的测试之路(七)——平淡中进步

下一章:测试小明的测试之路(九)——自己设定的瓶颈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