测试升级之旅,从左右移开始

在前面文章“探索:测试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?”里,简要提到了 测试左移 和 测试右移 ,这个概念相信大部分测试都了解。在我们的印象中,测试左移是为了尽早发现缺陷,降低修复成本;测试右移是为了及时发现线上问题,减少用户投诉。那么测试左移和测试右移的意义就仅仅是如此吗?今天就从这个话题开始,对传统的测试理念开启一次升级之旅。

测试升级之旅,从左右移开始

1、测试左移在干什么

对于测试左移,比较一致的观点是:测试左移是为了尽早介入软件研发流程,避免等到测试阶段时才发现许多问题,导致整体修复成本过高,最终使得项目无法按时交付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,这代表着测试对自己将拿到一个什么样的半成品充满了焦虑,因此我们才迫不及待的想提前做点事情。

不是吗?我们是否在收到提测包时为主要流程都跑不通而感到愤愤不平?我们是否在发现研发实现与需求文档不一致时内心充满了无力?于是为了摆脱这些困扰,测试们削尖脑袋往“左边”挤,希望能把这些问题及早扼杀在摇篮里,以免接手到一堆烂摊子让自己疲于奔命。

由此可见,测试之所以需要左移,最关键的一点是,我们认为当软件到达测试环节时测试人员才开始干预,这实在是太晚了,晚到承受的风险超出了团队的控制力。于是我们通过测试驱动开发、单元测试、持续集成等一系列手段,把测试活动尽可能地做在前面(即左移),以此降低缺陷延迟发现带来的风险。

然而,这里面却潜藏着一个重要问题:测试左移的产生,本身就意味着测试人员对软件质量失去控制。先别着急,我们再来看看测试右移。

2、测试右移在干什么

对于测试右移,相对普遍的观点是:测试右移是为了持续监控软件的线上质量,以验证产品在用户的实际数据、环境、使用路径下,功能、性能以及产品体验,能够符合预期。略有夸张的说,这或许也代表着测试对自己检验过的成果并不那么自信,所以我们希望听听发布后的声音,直到确认它已经在稳定运行,才能稍微松一口气。

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:当你费尽心思,把自己能够想到的用例做了 N 轮反复验证,并满怀期待地发布之后,现实依然能从某个不可思议的角度,给你狠狠的敲上一棍子。更为苦恼的是,事后无人关心你前期测试的多么辛苦,只会问你:测试的时候没覆盖到吗?所以测试们只能往生产环境里塞进更多监控,祈祷能够赶在用户投诉、老板发飙之前,自己把问题悄悄处理掉。

由此可见,测试之所以需要右移,最主要的动机是,我们意识到不论前期的测试做得多么完整,依然无法确信软件的最终交付质量能够达到团队的预期。于是我们只好通过埋点、监控、反馈收集等多种方式,让测试活动在生产环境一直延续下去(即右移),以此尽量减轻缺陷遗漏带来的影响。

但是,这里面也一样暗藏玄机:测试右移的产生,同样意味着测试人员无法保证软件的交付质量。而我们即便有了测试左移和测试右移,就真的能够解决质量问题?

3、做测试还是做质量

必须承认的是,测试左移和测试右移理念的提出,对于测试角色而言,的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进步,也能够解决部分问题。但无论是测试左移还是测试右移,都反映出一个残酷的现实:测试对质量的影响实在太有限,即解决不了“入”的质量,也解决不了“出”的质量。因此我们才不得不在整个流程中“上下求索”,以期获得一些安全感。

然而这样就可以了吗?虽然我们在缺陷的前期和后期都做了更多的事情,却依然改变不了这些缺陷存在的事实,也改变不了底层的根本质量。至多只是在这些不可改变的结果之上,做出些许努力,以此证明自己真的“尽力了”。而质量问题仍旧是个浮在水上的瓢,按下这头,起了那头。

因此,如果我们期望做到真正的高质量交付,终究还是需要回归到质量的本质:质量是被设计出来的,而不是被测试出来的。左移和右移做的再多,也解决不了设计带来的天生缺陷。我们要做的其实不(只)是测试,而是质量,而测试仅仅是质量中(甚至都称不上是最重要)的一环。

完整的质量设计,即包括质量体系的建设、质量策略的执行(测试活动是质量策略的一种),也包括质量问题的识别和质量过程的改进。它从始至终贯穿着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,从源头上即对质量做出了有效管理,最终确保高质量的软件交付。而做为测试角色,我们也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,我们不再是“测试”的执行者,而是“质量”的设计者。

事实上,包括作者所在的大厂在内,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纷纷将“测试团队”升级为“质量保障团队”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,这些理念也必然能够为大众所接受,成为行业的主流。

文章源自公众号  测试开发修炼之道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