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Bug有哪些规律?

当你从零努力开始朝着积极方向前进时,随着你考虑越来越多的因素,也就有了越来越少的可能性,其中,很多可能性将是错误的、有 bug 的,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正确的。朝着极限前进,会增加你编写正确解决方案的机会。

总结一下

找到某项任务的正确解决方案,需要记住并应用一定数量的条件。漠视或不了解其中一种,将导致 bug 的产生。和掌握并应用所有相对知识相比,引入 bug 常常更容易,因为某些相关知识没被应用的情形有很多,而考虑了所有因素的情形少之又少。
观点被证明了吗?我想说,证明过了。
更多的思考。首先,修复软件 bug 不等同于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案:需要额外的时间,首先甄别出代码中让人不爽的地方,然后思考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但是,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,要比修改代码 bug(程序错误的规律)投入更多的努力,这个事实加剧了状况的恶化。因此 bug 对项目造成的损失就等于:按照错误方案编写代码所消耗的时间,加上后续寻找和甄别错误的时间,再加上团队/公司所遭受的道德或财务上的损失。这样:

推论 1:修改 bug 比起一开始就不引入 bug,需要更多的努力(常常不成比例)

bug 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、且常被忽略的副作用,那就是一段时间以后,新员工总体优势的下降,并因此引起了 bug 产生率的进一步增加,等等。产品最初的原型阶段,常常由一组技术底子好的优秀程序员完成,一旦过了这个阶段,就进入了相对乏味和修复 bug 的工作阶段。此时,团队开始进入成本削减的螺旋上升和产品质量下降的阶段。新员工竞争力相对低些(因为没有人愿意做无聊的工作和修复 bug),因此带来了更多的 bug 等等。过了一段时间,如果管理方面不做一些非常规测量(也从没做过),软件团队就达到了某种均衡,50% 的时间花在了修复代码上(正如这项研究所展示的,尽管研究没有提到最初的原型阶段,不过,有趣的地方在于,那时候产生的 bug 也不多),更多的早期优秀员工/创始人离职、或不再写代码了。所有这些因素一定导致了一种结果,催生了第一个 bug 和糟糕的最初设计。

推论 2:低竞争优势的团队成员给团队工作造成的危害,远远大于团队竞争优势缺乏和薪水降低所带来的危害。

最终,就像某个物理系统进入混沌状态、且处于「无人值守」的境地一样,软件项目步入了杂乱无章,典型的软件血汗工厂,充斥着得意忘形的团队、不可维护且 bug 林立的代码库、财务损失、了然无趣。到达混沌比远离混沌要容易得多。

推论 3: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,只有有意识的协作努力,才能使 bug 最少,也才能为享受编程和削减开发成本提供保障。因此,任何编程「方法论」,如果在最后没有论证出减少的 bug 产生率,那么,不管它说得多么天花乱坠,都是扯淡。

推论 3.1:如果你独自编程,那也挺好。只要确保别把 bug 和 「让人厌烦」的工作悄悄带入你的项目,就没有雇佣更多人的必要。

源自公众号 自动化软件测试

上一页12下一页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