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年测试老兵的破圈之路

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厂都在严格控制研发:测试比例,从3:1到5:1,甚至在“去QA化”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测试同学的价值在哪里?职业发展路径会怎么样?未来测试真的会消失吗?

带着这样的疑问,我访谈了一位14年的资深测试同学小余。2008年毕业的他,从最开始的Windows 技术栈,到加入互联网大军。做过很多业务测试,测试工具的开发,也从0到1建设过持续集成系统。目前负责多个业务测试和工程效率团队。

14年测试老兵的破圈之路

成长的关键路径

小余总结过去的14年,成长有两个关键节点。其一是从Windows 软件到互联网。

2015年,小余加入一家互联网公司,做搜索业务的测试。前几年他是做PC安全、WPS服务等Windows 软件开发和测试,对Linux几乎没涉及过。

入职后,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特别多,他开始疯狂补课。那时正是互联网如火如荼之时,他“很珍惜这个机会”,每天都加班到很晚。“每个月报销,看自己下班打车票上的时间都是晚上12点之后。”

在这样努力之下,他很快就完成了从Windows到Linux技术栈的转型,把整个检索的质量体系搭建起来。一年后在公司测试团队慢慢崭露头角。

现在回看这段经历,小余总结虽然硬能力是现补的,但测试需要的通用能力,比如测试架构能力,测试case设计能力等,之前的积累是能迁移过来的。“其实硬能力,比如代码能力,提升并不难,只要足够拼,都是可以很快学会的。”

这次的成功转型,他迎来了职业的飞速发展期,开始整体负责一个业务方向,开始带人,走上团队leader,到带几十人的测试团队。

不过小余认为自己成长的第二个关键节点,并不是团队越带越大,而是作为负责人,从0到1去做一个服务于千人研发团队的持续集成产品。

为了做好这个系统,公司组建一个虚拟团队,包含研发和测试,他开始有机会去带研发团队。持续集成国内做得彻底的公司不多,他所在公司是做得很早的一家,很多技术国内都没有成熟案例,比如容器化的建设。国内没有,就向国外公司学习,一点点摸索前行。

技术之外,最大的成长点是有机会完整地去做一个产品。“测试其实在整个业务链路中是偏后的,一般都是产品-研发-测试,而这次我有机会去全局去思考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,以及产品如何更好地推广、落地。”

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,“对我来说,之前作为QA看得层次太少了,更多是支撑好这个产品,保障质量,关注的是执行。而自己做产品,质量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,重要的是要不断思考方向该怎么走,当前阶段该做什么,以及这个产品怎么能让用户更好地使用,怎样才能真正帮到用户。”

虽然是给研发使用的内部产品,但也是一个完整的产品,而且用户就在身边,需要直面很多压力。

除了不断跟研发沟通碰撞,挖掘真正的需求之外,他还锻炼出一个重要能力——数据驱动的能力。比如这个关键页面会去看pv、uv、nps,看内部使用的满意度,工具的稳定性,成功率等。基于数据点去运营,去不断提升。

最后这个产品做得很不错,在公司全面推广落地,极大地提升研发效率。

测试的能力模型

我问小余,如何看待测试的能力模型,以及与研发能力模型上的差异?显然,这个问题他已经考虑过很多遍,迅速娓娓道来。

测试与研发能力模型上区别最大的是测试的基础能力,比如测试case设计,测试场景,测试方案,以及整个测试流程协调等。

相同的是对技术能力的要求,尤其是测试开发同学。但相比研发对技术深度的要求,测试更关注技术的广度。测开同学要交付的产品一般都是公司内部产品,不像研发可能要面对高并发流量,但对测开同学来说,能快速地完成工具开发非常关键。

测试同学的发展路径一般有三条:业务测试专家、测试开发专家、测试经理。不同路径,能力模型有一些差异。

能力模型中,硬能力——比如代码能力,不同编程语言能力,并不难,花时间都是可以很快攻坚的。“相比硬能力,我更关注QA解决问题的能力”。

对于业务测试,需要能快速判断当前业务的质量现状,并且基于现状灵活地运用自己掌握的测试、沟通等能力,和研发制定方案和解决问题,也就是测试架构的能力。以及当事情规划好了,如何利用项目管理能力,把事情去拆解落地,到最后的复盘和总结。

而测试开发的同学,建议关注整个工程效率,不要只做工具,更要关注工具的落地和实施是否真的有效果。

以上大多数测试岗位的能力模型要求,而14年的老兵,对测试同学的能力有更高的期待。

测试同学需要理解质量策略不是固定的,需要根据业务现状以及目标去调整。比如业务快速发展期,更注重保障基础的质量,不适合做精细化的卡口测试。而对于很稳定、高并发的业务,精细化、严格的流程卡口会更合适。

同时,要去关注质量上做哪些事情,能够更好地帮助业务去拿到结果。“需要明白QA只是整个公司的一份子,虽然测试的小目标是质量,但大目标是推进业务达成目标。”

“去QA化”,测试同学如何应对?

现在大厂都在控制测试比例,国外很多公司比如微软、Facebook,以及国内的微信支付都在推行“去QA化”,很多测试同学焦虑自己的价值。小余坦言这个问题也困扰自己很多年。

“去QA,本质是在解决一个效率问题,在不同角色中间流转,一定会造成效率的浪费。产品-研发-测试,测试发现bug,再反馈给研发,确实是有资源的浪费。”

那“去QA化”背景下,QA同学何去何从?小余分享自己看到的两种路径:

第一种:QA变成一个赋能的角色,把测试能力和工具、流程等等,赋能给研发和其它角色。具体质量上做的事情交给研发自己去保障,目前国外采用的比较多。

而在国内,这种方式走得并不是很顺,采取的是第二种模式,QA去量化和证明自己的价值。把质量更好地评估和量化出来,并且换算到业务价值。比如质量分提升多少,对于关键链路的转化率提升多少,影响多少用户数等等。同时根据业务价值的重要程度去安排测试资源和工具的分布。

未来关注复合能力

我问他对目前“卷”的看法,小余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。

首先,他认可一个前辈的观点——“卷的本质是因为我们还在增长。无论是国家GDP,还是互联网行业,其实都在增长。有了增长,大家才有卷的空间,大家才会觉得做得多做得快,就会拿到更多的结果和收益。”

而欧美,看起来没有我们这么卷,其实他们是从卷过来的。这些国家目前GDP的增速,互联网行业的增长速度都是不如国内。所以“卷”是发展中的一个阶段。

上一页12下一页


留言